國產碳纖維發展將迎來春天
目前,碳纖維國產化進入到加速階段,隨著產品價格回落和風電葉片領域碳纖維拉擠大梁專利到期,碳纖維需求量有望快速爆發。
小絲束穩定供應重大領域
航空航天歷來是碳纖維優勢應用領域,所用產品為小絲束。向航空航天領域的大客戶定向供應的訂單,是我國碳纖維產業每年能夠保持穩定運行的“壓艙石”和“穩定器”。
“碳纖維行業今年有一個突出現象,新進入的企業多,新增產能多。大家會擔心,當這些新產能陸續投產后,總產能是不是又多了?其實,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”某業內人士表示,“從產品角度看,今年T700及以上型號產品的競爭壓力較小,因為這類產品的技術門檻比較高,難以實現簡單、快速復制。而新投資的項目主要是擴張大絲束產能,產能可以較快、大規模地復制。從價格方面看,T700、T800等高性能碳纖維今年的價格比較穩定,基本處在220元/公斤至240元/公斤的區間。”
大絲束產銷兩旺但有所降溫
“回想去年,國產大絲束碳纖維‘一絲難求’。就算是采購量大,或者是有戰略合作的客戶,也經常從生產廠家拿不到貨,而且廠家的報價時時在漲。由于實際采購價比約定價漲了不少,有些企業去年全年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很多。”一名業內人士感慨道。
今年,大絲束碳纖維市場依然處于產銷兩旺狀態,生產企業依然賺得“盆滿缽滿”。
2021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11.8萬噸,其中中國6.24萬噸,預計2025年國內碳纖維需求總量將達到15.9萬噸,2021-2025年CAGR達到26.4%。2021年國內碳纖維下游應用主要包括風電葉片(36%)、體育休閑(28%)、碳碳復材(11%)、壓力容器(5%)等領域。維斯塔斯專利到期和碳纖維價格的回落,碳纖維在風電領域的應用有望快速增長,我們預計2025年國內風電用碳纖維總量(不含維斯塔斯)將達到5.2萬噸,2021-2025年CAGR達84.3%,遠期理論空間有望達13.1萬噸;光伏熱場帶動下碳碳復材用碳纖維需求量將達到1.3萬噸,2021-2025年CAGR達38.4% ;同時,氫能、航空航天、國產大飛機、新能源車也將帶動需求高增長。碳纖維國產化加速。
國內碳纖維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帶動產能擴張,當前國內產能6.3萬噸,占全球總產能31%。同時,國內企業已克服低達產率瓶頸,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10.5%提升到2020年的51%,已趨近國際水平。但與此同時,國內碳纖維仍有50%以上為進口,國內龍頭企業已掌握核心技術,將快速擴張,帶動行業降本增效,加速國產化。根據統計,我們預計國內碳纖維產能將從2021年6.3萬噸增長至2025年29.9萬噸,2021-2025年CAGR47.4%。
相關閱讀:
碳纖維制品加工注意事項
碳纖維最怕什么,碳纖維有哪些缺點?
碳纖維制品定制周期長嗎?
碳纖維制品有固定參數嗎?
碳纖維制品的優點
碳纖維復合材料有什么缺陷?
T300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參數解析
碳纖維為什么那么貴?
- 上一條碳纖維有多硬?碳纖維硬度高嗎?
- 下一條碳纖維為什么那么貴?

